2024年末的一場出版派對,自己拎著一瓶紅酒,在聚會裡遊走。那邊碰到了日本雙葉社的副總編輯,自己笑說30年前走訪過你們家出版社(雙葉社在台灣最紅的作品是《蠟筆小新》)。這邊碰到台灣版權小公主,她說明年終於要初次走訪法國安古蘭漫畫節(她曾強力推薦其出版公司,低價買下當年無人看好的小說《哈利波特》)。
也遇到一組年輕男女,相聊甚歡;就在派對一角落,三人暢快的喝酒聊天。
原來年輕男子是詩人,聽過名字;年輕女子是策展人,古靈精怪。
聊起各自從小到大的漫畫。
「我最喜歡《灌籃高手》!」年輕詩人表示。
「我喜歡《Nana》,跟今敏的動畫《藍色恐懼》。」策展人歪頭比Yes。自己講了喜歡的日本漫畫,讓人驚豔的法國漫畫⋯⋯
「那,你們看過鄭問的《刺客列傳》嗎?」兩位年輕人,露出茫然的眼神。
「沒有吔!鄭問是誰?」
哇,這下考倒我了,如何與兩位年輕朋友介紹鄭問呢⋯⋯
「你喜歡井上雄彥的作品,那有看過他的《浪人劍客》嗎?」
鄭問工作照。(圖片提供——©鄭問/大辣出版)
鄭問,20世紀後期引領台漫風騷的代表人物,80年代以《刺客列傳》創下20萬冊銷售佳績。90年代轉戰日本,從《東周英雄傳》到《始皇》無不廣受好評,更影響無數當代漫畫創作者。21世紀與香港出版社合作創作台灣布袋戲漫畫《大霹靂》。隨後至中國進入遊戲產業,最終回到台灣,依舊致力於漫畫創作直至離世,著作多國發行,除繁體及簡體中文外,像是《阿鼻劍》 有泰文版、《始皇》也推出德文版,《刺客列傳》法文版等。
有看過,那你知道井上雄彥開始用毛筆畫漫畫,是受誰影響嗎?沒錯,是受鄭問影響,他們兩人都在日本講談社《Morning》漫畫周刊連載過。鄭問畫《東周英雄傳》時的筆法分鏡,讓井上雄彥頗多感觸,甚至在他工作室書架上擺了整套鄭問漫畫。
為什麼知道?因為有位酒友,是日本講談社的《早安》漫畫雜誌副總編輯新泰幸,他曾經當過鄭問及井上雄彥的責任編輯,那種擔任兩位自律甚嚴漫畫作者的編輯工作,折磨與幸福感同時存在。
鄭問《始皇》。(圖片提供——©鄭問/大辣出版)
1980年代與鄭問80年代在台灣是個能量爆發的年代,解嚴前的高壓氛圍,經濟的高速成長,流行文化的崛起⋯⋯種種因素,讓台灣的文化百花齊放。從流行音樂到台灣新電影,從雲門舞集到各式小劇場,台灣漫畫也在80年代開始回到台灣人的日常生活。
首先領軍的是敖幼祥,其作品《皮皮》在民生報,《烏龍院》在中國時報都引起閱讀熱潮,一家大小在上班上課前要做的事,包括要看完今天的四格漫畫。